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

被引:51
作者
郑若玲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校自主招生; 办学自主权; 统一高考; “应然”; “实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32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已进行了十年。十年来,自主招生改革在数量、规模、条件、力度、模式、范围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教育主管部门逐年放权,自主招生改革在选拔优秀人才、鼓励自主办学、更新教育思想、推动教学改革、引导素质教育、推进招生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改革的实践渐渐偏离初衷,令人担忧。自主招生在公平、诚信、自主考试的科学性、成本与效益、考试倾向等方面都受到不少质疑,亟待理性的反思。从改革的实践看,高校自主招生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之间有相当大的出入和差距。自主招生下一步的改革在思路上要与高考改革目标保持一致,在操作上应兼顾全面发展的优秀生与才能突出的特长生,尤其应向后者倾斜。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公平与效率:高校自主招生的五大争论 [J].
刘进 ;
王静 .
江苏高教, 2009, (05) :99-101
[2]   高考改革的思路、原则与政策建议 [J].
刘海峰 .
教育研究, 2009, 30 (07) :3-7
[3]   政策过程分析: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的内在机理探讨 [J].
刘进 ;
王静 .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06) :11-14
[4]   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问题与对策 [J].
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对江浙沪高中教育影响调研组 ;
傅禄建 ;
刘永和 ;
施光明 ;
沈海驯 ;
祁建新 ;
汤林春 .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06) :4-8
[5]   英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实践及其启示 [J].
王立科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1) :133-137
[6]   解读高校自主招生 [J].
浦家齐 .
教育与考试, 2007, (04) :27-29
[7]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新生的探索与思考 [J].
刘明利 .
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2) :40-42
[8]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 [J].
郑若玲 .
东南学术, 2007, (03) :156-160
[9]   高校自主招生不是考生的“保险绳” [J].
罗金远 .
中国高等教育, 2007, (06) :45-45
[10]   “破冰之旅”能走多远——漫话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J].
金忠明 ;
葛大汇 ;
唐安国 .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03)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