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典型农田系统土壤中磷的流失

被引:7
作者
秦伟 [1 ]
陆欢欢 [2 ]
王芳 [3 ]
田苗苗 [2 ]
赵言文 [2 ]
机构
[1] 江苏省苏州市农业委员会
[2] 南京农业大学
[3] 江苏省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径流; 磷素; 水稻;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2.06.032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815 ;
摘要
针对太湖周边典型农田磷流失污染情况,在太湖稻麦轮作区内选取试验田块开展5个施磷肥处理水平下农田磷素流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籽粒和茎秆中的磷含量呈现出小范围波动,当施磷超过一定量后,单一地增施磷肥并不能提高产量;水稻籽粒和茎秆当季带走的磷素平均为26.08、27.44 kg/hm2;过量施用磷素会显著增加表层(0~20 cm)土壤的磷素含量,加大磷素的径流和淋溶损失;水稻季由径流损失的总磷量约1.6~6.9 kg/hm2,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磷素的径流流失量。因此,从保证产量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将施磷量控制在90 kg/hm2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土壤磷运移研究 [J].
吕家珑 ;
张一平 ;
张君常 ;
苏仕平 .
土壤学报, 1999, (01) :75-82
[2]  
Barrow N J.The description of desorption of phosphate fromsoil. Soil Science . 1979
[3]   我国湖泊的限、禁磷现状及其对策 [J].
刘鸿志 ;
任隆江 ;
胡明 .
环境保护, 1998, (08) :26-27+39
[4]   田间条件下32P在淹水水稻土中的垂直运移 [J].
谢学俭 ;
冉炜 ;
沈其荣 ;
杨春悦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56-59
[5]   化肥氮素在水稻田中迁移与淋失的模拟研究 [J].
刘忠翰 ;
彭江燕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2) :9-13
[6]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规律 [J].
陈效民 ;
潘根兴 ;
沈其荣 ;
康燕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1, (06) :2-5
[7]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磷素动态及流失风险分析 [J].
高超 ;
张桃林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4) :24-27
[8]  
Abrams M M,Jarrell W M.Soil phosphorus as a potential nonpoint source for elevated stream phosphorus leve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1995
[9]   Field Studies on 32P Movement and P Leaching from Flooded Paddy Soils in the Region of Taihu Lake, China [J].
X.J. Xie ;
W. Ran ;
Q.R. Shen ;
C.Y. Yang ;
J.J. Yang ;
Z.H. Cao .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04, 26 :237-243
[10]   海河流域灌溉平原区氮磷形态转化和淋失的定位研究 [J].
戴同顺 ;
赵忠生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4) :49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