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河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与机制——以黑河流域为例

被引:23
作者
王录仓
程国栋
赵雪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镇发展; 动力机制; 耦合关系; 黑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1 ;
摘要
城市的起源与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诸文明要素积累凝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黑河流域的城市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秦汉以前的城市萌芽,两汉时期的奠基期,十六国时期、隋唐时期的第二高峰期,宋以后的衰落期,直到明清以后城市再度复苏.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农牧业的消长与进退、人口迁移与聚集、地缘政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城镇发育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又蕴含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正负效应:汉民族的西扩—统一的国家—稳定的地缘政治关系—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农业繁荣—气候暖湿—城镇发展;少数民族东进—地方割据—复杂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牧业扩张—气候干冷—沙漠化扩大—城镇衰退.其实质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下,对优势生存空间的争夺.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 [J].
王乃昂 ;
赵强 ;
胡刚 ;
谌永生 .
中国沙漠, 2003, (01) :97-102
[2]   历史上西北地区农牧交互关系探析 [J].
朱宏斌 ;
郭向平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1) :44-48
[3]   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研究 [J].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4) :335-343
[4]   2000年来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环境演变 [J].
俎瑞平 ;
高前兆 ;
钱鞠 ;
杨建平 .
中国沙漠, 2001, (02) :122-128
[5]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党瑜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02) :114-117+126
[6]   塔里木盆地南缘尼雅剖面的孢粉组合与环境 [J].
钟巍 ;
舒强 ;
熊黑钢 .
地理研究, 2001, (01) :91-96
[7]   汉置河西四郡的意义论略附视频 [J].
魏静 .
开发研究, 2000, (05) :64-65
[8]   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历史时期以来环境变迁的影响 [J].
吐尔逊·哈斯木 ;
哈斯穆·阿皮孜 ;
海米提·依米提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81-86
[9]   历史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演变过程 [J].
武弘麟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4) :91-94+110
[10]   近2600年来内蒙古居延海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 [J].
张振克 ;
吴瑞金 ;
王苏民 ;
夏威岚 ;
吴艳宏 ;
瞿文川 .
湖泊科学, 1998, (02)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