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次生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结构的研究

被引:53
作者
任青山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次生林;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98.02.002
中图分类号
S718.551.1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文章应用生态位理论,对组成东北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0个主要种群(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椴树、山杨、白桦、枫桦、榆、色木槭、蒙古栎)进行了生态位结构的初步研究。分别采用三种常见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以综合群落梯度为资源轴,定量计测了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讨论了各种计测公式的特点,提出了适宜的公式和算法,分析了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的生态学意义,揭示了种群利用资源和效率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结果表明,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为:黄波罗>色木槭>山杨>白桦>水曲柳>枫桦>蒙古栎>胡桃楸。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中,以硬阔叶林群落内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间的重叠值最大。蒙古栎除与椴树重叠值较大外,与其它种群重叠值均很小,甚至为零。山杨、白桦、枫桦等与其它种群重叠为中等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生态位理论研究中的数学方法 [J].
黄英姿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3) :331-337
[2]   生态位理论在鄂中丘陵地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J].
黄永菊 ;
陈聿华 .
生态学杂志, 1992, (02) :38-42
[3]   生态位有关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评述 [J].
杨效文 ;
马继盛 .
生态学杂志, 1992, (02) :46-51+37
[4]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拓广与应用 [J].
孙鸿良 ;
齐哗 ;
胡涛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7, (04) :12-16
[5]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 [J].
王刚 ;
赵松岭 ;
张鹏云 ;
陈庆诚 .
生态学报, 1984, (02) :119-127
[6]  
数学生态学导论.[M].余世孝 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7]  
森林生态学实验实习方法.[M].王义弘等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8]  
生态学基础.[M].(美)奥德姆(E.P.Odum)著;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