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转变:从单向发展走向双向均衡

被引:14
作者
王勇 [1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西安财经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农村; 城市; 城乡差别; 城乡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4.03.009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乡社会发展进程由于发展政策的城市化偏向,一直呈现出农村的资源、劳动力、土地、资金向城市流入的单向度特征,在确保国家工业化进程、城市优先发展的同时,固化了城乡空间隔离,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促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现今,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等综合性要求,单向度的城市化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因素,而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新型城镇化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实现城乡社会服务均等、资源自由流动的双向均衡流动目标,推动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科学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城市化进程.[M].范恒山; 陶良虎;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2]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及发展路径 [J].
祝福恩 ;
刘迪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 (04) :60-63
[4]   工业化、城市化交融发展的国际经验 [J].
陈新华 ;
陈彧 .
重庆社会科学, 2013, (01) :122-127
[5]   我国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及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 [J].
居占杰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1) :56-62
[6]   从城市偏向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逻辑 [J].
高彦彦 ;
郑江淮 ;
孙军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5) :23-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