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煽动恐怖活动的犯罪化——兼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相关条款

被引:22
作者
皮勇 [1 ]
杨淼鑫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法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煽动恐怖活动; 入罪标准; 立法模式;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5.03.014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恐怖活动进入新的高峰期,全国各地面临恐怖活动严重威胁,我国反恐除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基本对策,还应该"全程反恐,事前优先",从恐怖活动发生的源头开始反恐,严厉打击煽动恐怖活动犯罪。《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6条和第15条规定了新的恐怖活动犯罪,其中,煽动恐怖活动罪是重要的犯罪。但是,相关法条对该罪的行为方式、煽动内容、法定刑的设置还有不足,现有反恐立法对"恐怖活动犯罪"、"恐怖主义"等概念的界定还不够科学和明确,本文提出并论证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恐怖活动犯罪的主观要件 [J].
皮勇 ;
张启飞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6) :109-117
[2]   浅议煽动恐怖活动罪 [J].
班克庆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4 (03) :163-168
[3]  
刑法的边界——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最新刑法研究项目的基础和挑战[J]. 乌尔里希·齐白,周遵友.刑法论丛. 2008(04)
[4]  
国际安全新态势与中国外交新应对[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曲星, 2013
[5]  
煽动型犯罪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班克庆, 2013
[6]  
国际反恐前沿[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孙昂, 2013
[7]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 2011
[8]  
论自由[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英) 穆勒 (Mill, 2011
[9]  
网络犯罪比较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皮勇著, 2005
[10]  
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AlexanderMeiklejohn)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