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湖湖滨带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10
作者
谢锋
张光生
徐红梅
郑焕春
机构
[1]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湖滨带; 富营养化; 评价;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8.01.036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五里湖湖滨带水质的监测,Chla值范围为19.96~33.77 mg/m3;TN范围为3.51~7.15mg/L;TP范围为0.119~0.249mg/L;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8.381~10.16mg/L;SD范围为0.35~0.58m。利用灰色聚类法对五里湖湖滨带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处于富营养状态。Chla与TP、高锰酸盐指数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N、SD与Chla间的相关性较差。磷是五里湖湖滨带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5+151 +1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富营养化水体中N、P浓度对浮游植物生长繁殖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 [J].
李夜光 ;
李中奎 ;
耿亚红 ;
胡鸿钧 ;
殷春涛 ;
殴阳叶新 ;
桂建平 .
生态学报, 2006, (02) :317-325
[2]   乌梁素海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J].
郝伟罡 ;
李畅游 ;
高瑞忠 ;
任春涛 ;
刘晓民 ;
胡文明 ;
孙连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S2) :86-88
[3]   重庆市水库富营养化调查及评价 [J].
刘景红 ;
张晟 ;
陈玉成 ;
黎莉莉 ;
高吉喜 ;
李松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4) :131-134
[4]   湖滨带的功能及其管理 [J].
颜昌宙 ;
金相灿 ;
赵景柱 ;
邓红兵 ;
许秋瑾 .
生态环境, 2005, (02) :294-298
[5]   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相关问题探讨 [J].
焦锋 ;
李新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3) :214-217+159
[6]   太湖富营养化控制机理模拟 [J].
李一平 ;
逄勇 ;
丁玲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3) :1-3+13
[7]   Fuzzy-Grey理论在东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附视频 [J].
朱雷 ;
江小林 ;
钟力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S1) :5-7
[8]   通过SS,COD的监测探讨湖泊富营养化 [J].
曹永琳 .
环境与开发, 1998, (04) :33-34
[9]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J].
郑成德 .
水文, 1998, (04) :24-29
[10]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模糊集理论与模式 [J].
陈守煜 ;
熊德琪 .
湖泊科学, 1993, (02) :14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