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阻塞性黄疸大鼠胆总管直径、压力及血清胆红素代谢变化的观察
被引:28
作者:
孙杨忠
耿小平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来源: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胆红素;
胆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4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大鼠的胆总管直径、压力变化及血清胆红素代谢的规律。方法 利用 Wistar大鼠结扎胆总管致阻塞性黄疸的模型 ,动态观察结扎胆总管后 0、1、3、5、7、14、2 1天 ,分别测量胆总管直径、压力及血清胆红素的数值 ,并且作出胆总管直径、压力、血清胆红素变化的曲线。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 ,大鼠的胆总管直径及压力随之增加 ,并且至胆总管结扎术后第 7天时 ,胆总管的直径和压力均达到最高峰 ,其数值分别为 6.1± 0 .1mm及 15 .1±0 .2 cm H2 O,并且进入高峰平台期 ,再随着阻塞性黄疸的时间延长 ,胆总管直径、压力不再随之增加 ;血清胆红素的数值在结扎胆总管术后第 1~ 3天呈急剧上升趋势 ,至术后第 3天达到高峰 ,其数值为 10 6.7± 11.2 um ol/l) ,术后第 5~ 7天呈急剧下降趋势 ,到术后第 7天血清胆红素数值为 11.8± 2 .5 umol/l,术后第 7~ 2 1天血清胆红素数值呈平缓下降 ,至术后第 2 1天时 ,血清胆红素数值仅为 1.2± 0 .3 2 um ol/l。第 2 1天后未再做进一步测量 ,全组动物无死亡。结论 Wistar大鼠在通过结扎胆总管造成阻塞性黄疸时 ,其血清胆红素变化的规律与人类不同 ,故在进行阻塞性黄疸模型试验时应加以注意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2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