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冬季大到暴雪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19
作者
庄晓翠 [1 ]
李博渊 [2 ]
张林梅 [1 ]
杨森 [1 ]
白松竹 [1 ]
王海岩 [2 ]
机构
[1] 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
[2] 新疆青河县气象局
关键词
新疆阿勒泰; 冬季; 大到暴雪; 气候变化特征;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3.06.007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1961-2010年冬季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了大到暴雪特征量,并对其时间序列进行标准化,然后运用线性趋势、Cubic函数、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变换、R/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冬季大到暴雪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到暴雪量对冬季降水总量的方差贡献较大。在气候分布上,大到暴雪特征量、冬季总降水量的大值区均位于北部东部,大值中心位于富蕴或阿勒泰站,方差贡献大值中心位于青河站;小值中心位于福海站。在年际尺度上,该区各特征量有7 a的显著周期变化特征;在年代际尺度上,有13~15 a、17~23 a、28~29 a的显著周期变化。在时间域上,大到暴雪量和频次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负距平为主,变化相对平稳,90年代之后以正距平为主,变化相对剧烈;大到暴雪强度60-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最初10 a波动幅度较大,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变化相对平稳。Cubic函数拟合表明,大到暴雪特征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由少到多的转型,但没有突变点。在空间域上,各年代大到暴雪量大值区所在范围比较稳定,位于北部东部,小值区出现在河谷平原;大值中心在60和90年代出现在富蕴站,其它年代出现在阿勒泰站;小值中心70年代出现在布尔津站,其它年代均出现在福海站;大到暴雪频次的变化与其不同的是大值中心90年代出现在青河站;大到暴雪强度在60和70年代大值中心位于阿勒泰站,80和90年代位于富蕴站,21世纪最初10 a位于哈巴河站,大值区分布也较复杂。大到暴雪特征量全区及各站均呈增多趋势;大到暴雪量是阿勒泰和福海站、大到暴雪频次和强度是阿勒泰、福海、富蕴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它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R/S分析表明,在未来该地区大到暴雪特征量将逐渐转为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吉木乃站。通过分析揭示了阿勒泰地区大到暴雪变化规律,对指导该地区经济生产布局、防灾减灾、暴雪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13 / 10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信号处理.[M].丁裕国;江志红编著;.气象出版社.1998,
[2]   新疆阿勒泰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庄晓翠 ;
杨森 ;
赵正波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3) :487-494
[3]   1971-2010年三江源地区干湿状况变化的空间特征 [J].
徐维新 ;
古松 ;
苏文将 ;
江莎 ;
校瑞香 ;
肖建设 ;
张娟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46-55
[4]   青藏高原强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周顺武 ;
王传辉 ;
吴萍 ;
王美蓉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23-31
[5]   1961-2005年新疆区域分级雨日(量)的气候特征 [J].
刘波 ;
肖子牛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3) :419-428
[6]   阿尔泰山冰川系统结构、近期变化及趋势预测 [J].
王淑红 ;
谢自楚 ;
戴亚南 ;
刘时银 ;
王欣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1) :115-123
[7]   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罕见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J].
庄晓翠 ;
赵正波 ;
张林梅 ;
田忠锋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6) :24-30
[8]   新疆北部冬季降水异常成因 [J].
杨莲梅 ;
史玉光 ;
汤浩 .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4) :491-499
[9]   新疆阿勒泰地区积雪变化分析 [J].
庄晓翠 ;
郭城 ;
赵正波 ;
张林梅 .
干旱气象, 2010, (02) :190-197
[10]   新疆阿勒泰地区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J].
庄晓翠 ;
张林梅 ;
李海花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1) :53-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