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应用效果评价研究进展述评及反思

被引:12
作者
童慧 [1 ]
杨彦军 [2 ]
郭绍青 [3 ]
机构
[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2] 南昌大学教育系
[3]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电子书包;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应用研究; 项目评估; 混合研究方法;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6.01.01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电子书包应用研究是当前国内探索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方式有效途径的重要实践领域,但电子书包的试点应用在实践中却饱受争议。电子书包试点单位在审慎地推进电子书包试点的同时,应当科学全面地评价其应用效果,让利益相关者各方对电子书包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基此,利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电子书包试点应用项目和应用效果研究的已有成果的综合分析,就电子书包应用效果评价的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等问题发现,电子书包的应用效果评价内容框架应包括教学变革、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等维度;问卷法、测验法、座谈/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是电子书包应用效果评价过程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现阶段在评价电子书包应用项目效果时应采用将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范式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和分布式研究实施方案,让不同研究主体从不同的视角对各自关注的问题展开综合研究。最后对电子书包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41]   基于学习过程的课堂交互分析研究 [J].
魏雪峰 ;
崔光佐 ;
李莉 ;
段元美 .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2) :91-97
[42]   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J].
王斌 ;
朱守业 ;
刘苗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09) :88-94
[43]   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J].
孙智昌 ;
郑葳 ;
卿素兰 ;
李嘉骏 ;
杨宝山 .
课程·教材·教法 , 2011, (08) :35-42
[44]   电子书包:建设数字化课程环境 [J].
仇勇平 .
上海教育, 2011, (Z2) :40-41
[45]   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 [J].
祝智庭 ;
郁晓华 .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04) :24-27+34
[46]   学习方式:理论结构与转变策略 [J].
孙智昌 .
教育学报, 2010, 6 (06) :51-60
[47]   社会科学研究中自然主义范式之反思 [J].
许华琼 ;
胡中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8) :1-5
[48]   论学习方式 [J].
庞维国 .
课程·教材·教法, 2010, 30 (05) :13-19
[49]   电子书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 [J].
高志丽 .
出版参考, 2010, (07) :11-11
[50]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 [J].
顾小清 ;
王炜 .
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7)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