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绿洲夏末典型晴天小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艳武
冯起
吕世华
黄静
司建华
苏永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额济纳旗绿洲; 地表能量平衡; 小气候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2 [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绿洲系统特有的地理地貌形成了绿洲特殊的小气候特征。利用额济纳绿洲2003年9月8~10日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绿洲柽柳林的小气候特征。在柽柳林内,地表和近地层大气温度有明显的日变化,日间地表给大气加热,大气温度呈超绝热递减率随高度递减;夜间大气给地表加热,大气为稳定层结。近地层空气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相反。林内空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主要取决于冠层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状况。在林冠顶层,白天以上升气流为主,夜间以下沉气流为主,绿洲荒漠环流效应已经不明显。绿洲上空大气浑浊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减较少,绿洲具有很好的光资源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516 / 5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柽柳灌丛热量收支特性与蒸散研究 [J].
张小由 ;
龚家栋 ;
周茂先 ;
司建华 .
高原气象, 2004, (02) :228-232
[2]   干旱区绿洲诱发的中尺度运动的模拟及其关键因子的敏感性实验 [J].
张强 ;
于学泉 .
高原气象, 2001, (01) :58-65
[3]   论西北干旱气候的若干问题 [J].
张强 ;
胡隐樵 ;
曹晓彦 ;
刘卫民 .
中国沙漠, 2000, (04) :13-18
[4]   黑河地区绿洲和戈壁小气候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比分析 [J].
左洪超 ;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1994, (03) :23-33
[5]   黑河实验(HEIFE)能量平衡和水汽输送研究进展 [J].
胡隐樵 .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4) :30-34
[6]   黑河实验(HEIFE)──对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一些新认识 [J].
胡隐樵,高由禧 .
气象学报, 1994, (03) :285-296
[7]   黑河地区绿洲内农田微气象特征 [J].
张强 ;
胡隐樵 ;
王喜红 .
高原气象, 1992, (04) :361-370
[8]   黑河试验区沙漠和戈壁的总体输送系数 [J].
左洪超 ;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1992, (04) :371-380
[9]   河西戈壁(化音)小气候和热量平衡特征的初步分析 [J].
胡隐樵 ;
奇跃进 ;
杨选利 .
高原气象, 1990, (02) :113-119
[10]   河西地区绿洲的小气候特征和“冷岛效应” [J].
苏从先 ;
胡隐樵 ;
张永丰 ;
卫国安 .
大气科学, 1987, (04) :39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