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被引:36
作者
刘宇辉
彭希哲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2] 复旦大学人口所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可持续性度量;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加拿大学者Mathis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就是一种测量可持续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支持特定区域人类社会所有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土地 (生态足迹 )与该区域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 (生态承载力 )相比较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然后对中国 2 0 0 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2 0 0 1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 1.4743 5hm2 ,而人均承载力只有 1.0 5 3 0 6hm2 ,生态赤字为 0 .42 12 9hm2 ,中国发展具有强不可持续性。现有生产、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80 - 285
  • [2] 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唐华俊等主编, 2000
  • [3] BritishPetroleum. http: www.bp.com centres energy worldstatrev downloads downloads.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