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38
作者
毕博 [1 ]
陈丹 [1 ,2 ]
邓鹏 [1 ]
张娣 [1 ]
诸莉燕 [1 ]
张鹏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耦合协调; 辽宁省; 可持续发展;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426.2 [];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2802 ;
摘要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将3者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2006-2015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序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2006-2015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能力在波动中不断增长,耦合协调度大致经历了过渡、基本协调2个发展阶段和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3个发展类型,且持续提升的趋势非常明显,但尚未跨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水-能源-粮食关联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J].
李桂君 ;
黄道涵 ;
李玉龙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12) :76-90
[2]   北京市水-能源-粮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 [J].
李桂君 ;
李玉龙 ;
贾晓菁 ;
杜磊 ;
黄道涵 .
管理评论, 2016, 28 (10) :11-26
[3]   水资源与能源纽带关系国际动态及启示 [J].
鲍淑君 ;
贾仰文 ;
高学睿 ;
蔡思宇 .
中国水利, 2015, (11) :6-9
[4]   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J].
姚成胜 ;
滕毅 ;
黄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4) :1-10
[5]   近十年来中国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对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J].
李天祥 ;
朱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9) :96-102
[6]   水安全与粮食安全 [J].
康绍忠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 (08) :880-885
[7]   辽宁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结构分析 [J].
林丽霞 ;
翟印礼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02) :147-151
[8]   水土资源约束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考 [J].
王浩 ;
杨贵羽 ;
杨朝晖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3) :329-336+321
[9]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10]   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 [J].
杨贵羽 ;
汪林 ;
王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