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河溪近自然治理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20
作者:
温存
高阳
高甲荣
陈子珊
刘瑛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河溪;
近自然治理;
生态系统健康;
层次分析法;
技术措施;
D O I:
10.16843/j.sswc.2006.s1.010
中图分类号:
TV88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河溪近自然治理作为恢复退化河溪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手段,包括河溪近自然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措施施工2部分。在分析国内外通行的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不甚发达的经济情况和复杂的水域特点,提出了由11个因子组成的河溪近自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河流的平面形态;2)河流的横断面形态;3)河流的水深;4)水体宽度;5)岸坡的结构;6)水流的流速;7)缓冲带植被宽;8)水体与河槽的接触情况;9)河道粗木质情况;10)水质;11)底栖大型动物。然后,根据其评价结果对处于不同健康等级的河溪采用相对应的河溪近自然治理技术,从而为我国整体河溪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