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辽宁凌源地区为例

被引:41
作者
姚玉增 [1 ]
任群智 [1 ,2 ]
李仁峰 [2 ]
温守钦 [1 ]
赵玉山 [1 ]
机构
[1] 东北大学地质系
[2] 辽宁冶金地勘局地质勘查研究院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信息量法; 统计量法; 山地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0.02.008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凌源市是辽西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地形、岩性、构造、降雨、道路、土地利用等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已发生的68个山地地质灾害点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的敏感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统计量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因子叠置法对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该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效果良好。该研究对相似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4+138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辽宁鞍山市岫岩县泥石流区域危险性评价 [J].
王晓朋 ;
潘懋 ;
丛威青 ;
徐岳仁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2) :93-95
[2]   辽东山区泥石流特征及防治对策 [J].
兰荣华 ;
郭志全 ;
颜凡尘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03) :19-21+52
[3]  
辽宁省凌源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伊文祥. . 2006
[4]  
Landslide Hazard Zonation: A Review of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Varnes, K. J. UNESCO . 1984
[5]   信息量模型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J].
曹恺 ;
李春贵 ;
陈亮 ;
刘文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4, (01) :38-41
[6]  
GB50218,9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国计划出版社 . 1995
[7]  
辽宁地质灾害[M]. 地震出版社 , 钟以章等编著, 1991
[8]   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 [J].
唐川 .
山地学报, 2004, (04) :451-460
[9]   基于GIS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关键问题研究 [J].
丛威青 ;
潘懋 ;
李铁锋 ;
吴自兴 ;
吕广宪 .
地学前缘, 2006, (01) :185-190
[10]   澜沧江中下游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与危险区划 [J].
唐川 ;
朱静 .
地理学报, 1999, (S1) :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