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下砂仁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雾凉季和雨季的日变化

被引:37
作者
梁红柱
窦德泉
冯玉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2] 北京农学院园林系
[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昆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保定
[5] 北京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季节变化; 产量; 砂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雾凉季和雨季研究了自然条件下透光率不同的 3块雨林样地下砂仁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 :(1 )砂仁叶片净光合速率 (Pn)与叶表光量子通量密度 (PFD)和气孔导度 (Gs)呈正相关 ,与胞间 CO2 浓度呈负相关 ,PFD是影响 Pn 的主导因素。雾凉季砂仁叶片 Pn 和 Gs及其日变幅均低于雨季 ,相同光强下雾凉季 Pn及表观光能和 CO2 利用效率也低于雨季 ,这与雾凉季的光强和温度较低有关。 (2 )随日间光强的增加光系统 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Fv/ Fm)、光系统 光能捕获效率 (Fv′/ Fm′)和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ΦPS )下降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N PQ)和电子传递速率则上升 ,黄昏各参数都能恢复到黎明时的水平。表明随光强的增加 ,砂仁热耗散增多 ,日间光抑制加重 ,这种光抑制是光合功能下调的保护性反应而非光破坏。(3) Fv/ Fm、Fv′/ Fm′和ΦPS 与 PFD呈负相关 ,N PQ与 PFD呈正相关。相同光强下雾凉季 Fv/ Fm、Fv′/ Fm′和ΦPS 低于、N PQ则高于雨季 ,这与雾凉季 Pn 较低有关。 (4 )随栽培时间的延长砂仁衰老和产量降低均不明显 ,砂仁的产量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各季节不同光强下生长的砂仁在午间高光强时均未发生光合机构的破坏 ,且随光强的升高其 Pn呈上升趋势 ,说明砂仁具有适
引用
收藏
页码:1421 / 14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双版纳热带湿性季节雨林和次生林林下砂仁种植的比较研究 [J].
冯志立 ;
甘建民 ;
郑征 ;
冯玉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318-1322
[2]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下种植砂仁干扰对雨林净初级生产力影响 [J].
郑征 ;
冯志立 ;
甘建民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1) :103-110
[3]   夜间低温对不同光强下生长的两种热带树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J].
冯玉龙 ;
曹坤芳 ;
冯志立 ;
蔡志全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6) :433-440
[4]   景洪市砂仁现状调查(一)——阳春砂仁衰老现象初报 [J].
李荣英 ;
李学兰 ;
里二 ;
管志斌 .
云南热作科技, 2002, (03) :18-19
[5]   四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比叶重,光合特性和暗呼吸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J].
冯玉龙 ;
曹坤芳 ;
冯志立 ;
马玲 .
生态学报, 2002, (06) :901-910
[6]   生长光强对4种热带雨林树苗光合机构的影响 [J].
冯玉龙 ;
曹坤芳 ;
冯志立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2) :153-160
[7]   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夏季叶片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J].
赵平 ;
曾小平 ;
彭少麟 ;
孙谷畴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1) :35-42
[8]   影响水稻光合日变化的酶和相关因素的分析 [J].
翁晓燕 ;
蒋德安 ;
陆庆 .
生物数学学报, 1999, (04) :495-500
[9]   橡胶与砂仁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 [J].
周再知 ;
郑海水 ;
杨曾奖 ;
尹光天 ;
陈康泰 .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05) :15-22
[10]   基诺山阳春砂仁衰老株群的更新试验再报 [J].
彭建明,李春阳,许朝元,雷顺良 .
云南热作科技, 1996, (01)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