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凹陷青山口组超压源岩天然气扩散速度演化史

被引:14
作者
付广
王有功
苏玉平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古龙凹陷; 青山口组; 超压源岩; 天然气扩散;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7.01.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超压源岩天然气扩散速度演化史,在其内超压形成与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天然气向外扩散特征及其演化史进行了研究,得到在嫩四段沉积早期其内异常含气浓度开始形成,发生向上和向下的扩散作用。之后扩散作用逐渐增强,但在嫩四段沉积中后期和第四系沉积末期因异常含气浓度降为最低点,使天然气向外的扩散作用降为最弱。据此可把青山口组超压源岩向外扩散作用的过程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在每一演化阶段内天然气向上和向下的扩散速度均是逐渐增强的,但向下的天然气扩散速度大于其向上的天然气扩散速度,使扩散相天然气在下伏油层中的聚集较其在上覆油层中的聚集更有利,这可能是造成该区扶、杨油层天然气较萨、葡、高油层富集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营凹陷超压体系中的岩性油气藏充满度机理 [J].
万晓龙 ;
邱楠生 ;
石硕 ;
曾溅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3) :372-376
[2]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异常压力分布及其成因 [J].
王宏语 ;
康西栋 ;
李军 ;
程日辉 ;
刘文龙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1) :39-42
[3]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形成时期及其研究意义 [J].
付广 ;
王兴涛 ;
方纯昌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1, (03) :279-284+382
[4]   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方法 [J].
付广 ;
张发强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6) :41-45+66
[5]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扩散系统及损失量研究 [J].
傅广 ;
吕延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2) :3-5
[6]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泥岩盖层古压力封闭能力的方法 [J].
付广 ;
张发强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06) :812-818+824
[7]   松辽盆地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及地层时代划分 [J].
王璞珺 ;
杜小弟 ;
王俊 ;
王东坡 .
地质学报, 1995, (04) :372-381
[8]   轻烃扩散系数的研究及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 [J].
郝石生 ;
黄志龙 ;
高耀斌 .
石油学报, 1991, (03) :17-24
[9]  
天然气扩散作用及其研究方法.[M].付广;吕延防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10]  
油气藏封盖研究.[M].吕延防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