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性土壤对砷的净化作用及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2
作者
:
易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易秀
李佩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佩成
机构
:
[1]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
:
生态环境
|
2005年
/ 03期
基金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
黄土性土壤;
砷;
净化作用;
迁移规律;
D O I
:
10.16258/j.cnki.1674-5906.2005.03.011
中图分类号
:
X506 [环境污染的控制及其排除];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土柱淋滤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对砷的净化作用及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性土壤对砷是一次性的吸附净化并达到饱和状态。土壤对砷净化吸附分为3个阶段:全吸附段、部分吸附段和吸附饱和段。受土壤粘粒和钙影响,黄土性土壤中砷运移的速度不同,其顺序为v(粘化层)<v(犁底层+老耕层)<v(耕层)<v(钙积层)。在淋入液质量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土层越厚,淋出液中砷的零值延时越长,饱和吸附时间也越长。当淋入液砷质量浓度为10.0mg/L时,黄土地区土层1.5m深度可作为对砷的净化深度。当一定厚度的土壤层达到砷吸附饱和状态时,如果持续增加污水淋入量,则砷在土层内达到吸附饱和的界限下移。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砷污染与防治
冯德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教育学院化学系!辽宁沈阳
冯德福
[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0,
(02)
: 110
-
112
[2]
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运移规律的实验研究
阎先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环境地质监测站太原
阎先良
[J].
环境科学,
1993,
(05)
: 32
-
38+92
[3]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
环境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危害与迁移转化.[M].廖自基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5]
地下水水质及其污染.[M].李昌静;卫钟鼎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6]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
←
1
→
共 6 条
[1]
砷污染与防治
冯德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教育学院化学系!辽宁沈阳
冯德福
[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0,
(02)
: 110
-
112
[2]
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运移规律的实验研究
阎先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环境地质监测站太原
阎先良
[J].
环境科学,
1993,
(05)
: 32
-
38+92
[3]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
环境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危害与迁移转化.[M].廖自基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5]
地下水水质及其污染.[M].李昌静;卫钟鼎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6]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