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6 条
区域发展的“全球-地方”互动机制研究
被引:50
作者:
毛熙彦
[1
]
贺灿飞
[2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区域发展;
经济转型;
全球化;
全球网络;
地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建立对外联系、利用外部资源有助于弥补区域发展新经济活动所面临的资源与技术缺口,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避免陷入路径锁定导致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对外联系的建立势必与本地已有联系相互作用,表现为"全球-地方"之间多类型行为主体在特定空间支持与约束下的互动,涉及4个基本问题:发生条件、区域差异、互动内容与行为主体。梳理现有研究发现:①本地与非本地要素的相似性或互补性决定了互动发生的可能性,本地能力则进一步决定互动发生的程度;②互动对于优势地区和后进地区2类极端类型地区更为有效;③互动内容以知识、贸易、资本等要素为主,日益强调非本地劳动力和非本地制度的影响;④互动主体以企业为中心。近年来研究一方面强调企业家等个体作用,另一方面关注非经济主体的作用。整体而言,既有研究在区域发展中"全球-地方"互动的尺度结构、动态变化和行为主体等方面仍面临挑战。结合中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与主动全球化并行的发展现状,论文提出理解中国区域发展"全球-地方"互动的关键问题与潜在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49 / 1461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