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容量衰减研究

被引:24
作者
刘文刚 [1 ,2 ]
周波 [2 ]
王晓丹 [2 ]
高俊奎 [2 ]
刘兴江 [1 ,3 ]
机构
[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2]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循环; 容量衰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2.9 [各种材料蓄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常温循环性能和容量衰减机理。采用恒流-恒压制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2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用交流阻抗技术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进行分析,将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正负极与锂片分别组成半电池测试其容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空气渗透仪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循环次数后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隔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电池在前200次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率为15.6%;而正极和负极容量分别损失6.6%和4.3%。电池容量衰减主要来自于活性锂离子的损失以及电极活性材料的损失,活性锂离子的损失可能是由于在循环过程中电解液与正负极活性材料反应不断消耗活性锂离子造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状结构规整度下降,离子混排度提高,负极活性材料上沉积钝化膜,石墨化程度降低,隔膜孔隙率下降,导致电池电荷传递阻抗增大,脱嵌锂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容量的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Effects of anode active materials to the storage-capacity fading on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 [J].
Kwak, Gunho ;
Park, Jounghwan ;
Lee, Jinuk ;
Kim, Sinj A. ;
Jung, Inho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7, 174 (02) :484-492
[2]  
Power fade and capacity fade resulting from cycle-life testing of 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lithium-ion batteries[J] . R.B Wright,J.P Christophersen,C.G Motloch,J.R Belt,C.D Ho,V.S Battaglia,J.A Barnes,T.Q Duong,R.A Sutula.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2003
[3]  
Studies on Capacity Fade of Spinel-Based Li-Ion Batteries. P.Ramadass,R.White,B.Haran, et al.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