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大陆裂谷与岩浆活动

被引:9
作者
徐贵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大陆裂谷; 碎屑岩; 碎屑沉积岩; 辽河裂谷; 老第三纪; 早第三纪; 火山岩建造; 地质构造; 断陷; 岩浆活动; 拉张应力; 裂谷构造; 砂砾岩层; 断层带; 构造带; 断裂带; 断块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下辽河裂谷是我国东部规模巨大的郯庐断裂带的一部分。五十年代以来,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者对郯庐断裂带进行过大量的专题和综合性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尽管如此,目前对其形成时代、延伸规模、力学机制及活动方式等重要问题,尚存在分歧意见。已有资料表明,发育在华北断块区内的一段,应是郯庐断裂带的主体部分,已确信无疑。该段东界的主干断裂,可能形成于太古代末期(其它三条主干断裂形成时代可能稍晚,但至少在中生代即已存在),构成胶辽断块与冀鲁断块的边界。长期以来,它控制着两侧断块基底的形成和古生界盖层的发育,以及构造格架的布局。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渤海裂谷系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有关的油气聚集 [J].
陈昌明 ;
黄家宽 ;
陈景山 ;
田兴有 ;
陈瑞君 ;
李琍 .
中国科学, 1980, (10) :976-982
[2]   沂沭大陆裂谷的生成与演化 [J].
高维明 ;
李家灵 ;
孙竹友 .
地震地质, 1980, (03) :11-18
[3]   郯—庐断裂带巨大的左行平移运动 [J].
徐嘉炜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80, (01) :1-26+127
[4]   华北断块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 [J].
从柏林 ;
张雯华 ;
叶大年 .
地质学报, 1979, (02) :112-124
[5]   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化学的一些探讨 [J].
郑学正 ;
从柏林 ;
张雯华 ;
严正 .
地质科学, 1978, (03) :253-264
[6]   山东块断构造特征与地震带的初步划分 [J].
山东地震地质考察小组 .
地质科学, 1974, (04) :315-329
[7]   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点的新认识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59, (02) :1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