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四川广元天井山古油藏剖析
被引:12
作者:
刘光祥
王守德
潘文蕾
吕俊祥
机构:
[1] 中国石化集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古油藏;
沥青分布;
沥青演化;
有机地球化学;
天井山;
四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赋存方式,天井山古油藏的沥青主要可分为:(1)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石英砂岩中的孔隙型沥青;(2)下寒武统杂砂岩中的孔隙型沥青;(3)下寒武统杂砂岩中顺层分布的"扁豆状"沥青;(4)下寒武统脉沥青。这几组沥青的反射率分别为:1.07%(一期),0.23%(二期);3.99%;0.98%(一期),0.23%(二期);0.37%~0.42%。氯仿沥青"A"的含量较高,其中下泥盆统沥青可达4244.1×10-6,反映沥青的演化程度较低。低反射率的沥青不是源自下古生界自身,而是源自较新的地层;有机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其源于二叠系和下三叠统。两组低反射率的沥青还反映了区内存在两期油气成藏与演化。下泥盆统石英砂岩沥青含量分布自下而上表现为高—较高—低—较高—低(以至无)的变化现象,其间并无隔层,这可能是由天然气的幕式充注及气洗作用和构造抬升后处于开启环境的水洗氧化、生物降解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7+10
+1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