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石英脉型金矿床铅及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55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赵月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市
关键词
小秦岭; 文峪金矿床; 东闯金(铅)矿床; 硫和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1.02.009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P597+.2 [稳定同位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均是华北地台南缘的大型金矿床,金和金(铅)矿化主要在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层内呈脉状产出,并且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文章对文峪金矿床、东闯金(铅)矿床、花岗岩类侵入岩和变质岩地层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不同地质体的硫和铅同位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花岗岩体起源于太古言变质岩的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金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类侵入岩,岩浆热流体对太古富变质岩地层的淋滤作用亦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秦岭地质构造新认识 [J].
胡正国 ;
钱壮志 .
地质论评, 1994, (04) :289-295
[2]   内蒙古乌拉山石英-钾长石脉金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J].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张洪涛 .
矿床地质, 1994, (02) :106-117
[3]   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 [J].
栾世伟 ;
陈尚迪 .
地质找矿论丛, 1990, (04) :1-14
[4]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王亨治 .
矿床地质, 1987, (01) :57-67
[5]  
河南省东闯前寒武系中石英脉金矿地质.[M].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著;.地震出版社.1997,
[6]  
小秦岭金矿地质和成矿预测.[M].黎世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7]  
中国前寒武纪矿床和构造.[M].张贻侠;刘连登主编;.地震出版社.1994,
[8]  
华北地台南缘金(钼)矿床成因.[M].周作侠等著;.地震出版社.1993,
[9]  
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M].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地质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