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碳、氮、磷分布特征

被引:43
作者
高建华 [1 ]
白凤龙 [1 ]
杨桂山 [2 ]
欧维新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国际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碳; 氮; 磷; 生态带; 植被; 分布特征; 潮滩湿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6 [区域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比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的表层以及柱状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和有机磷含量,并结合不同植被不同植株部位中碳、氮、磷的含量变化,分析了潮滩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垂向和水平分布特征与规律,探讨了不同生态带以及潮滩植被对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富集作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苏北潮滩湿地各生态带对不同的测量指标有着不同的富集作用,互花米草滩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有机磷含量要远大于其他几个生态带,光滩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最高;粒度效应是控制互花米草前缘地带以及互花米草滩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氮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盐蒿和芦苇滩中有机碳和氮的分布更多的是受粒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不同生态带表层沉积物中的C/N比值分布,大致可反映其有机物来源的差异,而不同生态带中柱状沉积物中的C/N比值相对接近,很难根据C/N比值大小来对不同生态带中的有机物来源进行判断,这可能是埋藏在柱状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更多的受到了早期成岩作用造成的。植被对潮滩湿地中碳、氮、磷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3种物质在互花米草、盐蒿和芦苇中的含量差别不是很大,因此潮滩植被对沉积物中上述3种物质的贡献差别主要是由不同植被的生物量和其所处环境的沉积动力差异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56 / 7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泉州湾海岸湿地沉积物C、N的空间变化 [J].
王爱军 ;
陈坚 ;
李东义 ;
卓志强 .
环境科学, 2007, (10) :2361-2368
[2]   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有机碳累积效应 [J].
陈庆强 ;
周菊珍 ;
孟翊 ;
胡克林 ;
顾靖华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5) :614-623
[3]   河海交互作用与苏北平原成因 [J].
王颖 ;
张振克 ;
朱大奎 ;
杨競红 ;
毛龙江 ;
李书恒 .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301-320
[4]   苏北潮滩湿地植被对沉积物N、P含量的影响 [J].
高建华 ;
杨桂山 ;
欧维新 .
地理科学, 2006, (02) :2224-2230
[5]   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有机质来源辨析与定量估算 [J].
高建华 ;
杨桂山 ;
欧维新 .
环境科学, 2005, (06) :53-58
[6]   江苏海岸侵蚀过程及其趋势 [J].
张忍顺 ;
陆丽云 ;
王艳红 .
地理研究, 2002, (04) :469-478
[7]   江苏滨海潮滩湿地对潮位变化的生态响应 [J].
杨桂山 ;
施雅风 ;
张琛 .
地理学报, 2002, (03) :325-332
[8]   长江河口及其上海岸带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J].
刘敏 ;
陆敏 ;
许世远 ;
侯立军 .
地学前缘, 2000, (S2) :94-98
[9]   黄河南徙、海平面变化与江苏中部的海岸线变迁 [J].
杨达源 ;
张建军 ;
李徐生 .
第四纪研究, 1999, (03) :283-283
[10]   滨海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磷研究──以美国墨西哥湾为例 [J].
翁焕新 ;
刘云峰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2)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