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近井筒效应的新模型及方法

被引:4
作者
郭大立 [1 ]
计勇 [1 ]
许江文 [2 ]
祝凯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公司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近井筒效应; 裂缝进入摩阻; 摩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近井筒效应是影响油气层压裂措施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有的近井筒效应分析技术的模型一定程度上存在计算复杂和适应性局限等问题。从近井筒效应的机理分析出发,研究了分析近井筒效应的新模型,结合最优化技术,提出了新的数学拟合方法,使模型计算更为简便和准确。通过大量现场实例应用,说明了该技术不仅适用于排量稳定下降方式的普通测试压裂,也适用于排量任意变化方式的普通压裂,同时,该技术还可替代降排量测试压裂,减少了施工环节和作业费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射孔方位、密度、孔径对裂缝宽度的影响 [J].
胥元刚 .
天然气工业, 2004, (10) :47-49+7
[2]   水力压裂中近井筒效应分析及支撑剂段塞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J].
张建涛 ;
陈小新 ;
潘卫东 ;
陈波 .
钻采工艺, 2004, (05) :45-47+5
[3]   水力压裂中的近井筒效应 [J].
张保平 ;
方竞 ;
田国荣 ;
申卫兵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4) :2476-2479
[4]   支撑剂段塞冲刷的水力压裂新工艺 [J].
沈建国 ;
陆灯云 ;
刘同斌 .
天然气工业, 2003, (S1) :92-94+12
[5]   水力压裂过程中近井筒影响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研究 [J].
Jean Romeroe ;
赵彦整 .
国外油田工程, 2002, (03) :13-17
[6]   生产过程中裂缝内压力分布的模拟研究 [J].
郭大立 ;
赵金洲 ;
纪禄军 .
石油钻采工艺, 2001, (05) :54-57+85
[7]   煤层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拟及产量预测研究 [J].
郭大立 ;
纪禄军 ;
赵金洲 ;
刘慈群 .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01, (04) :337-344
[8]   水力压裂的几个新进展 [J].
胥元刚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57-60+23+6
[9]   水力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数值模拟研究 [J].
张平 ;
赵金洲 ;
郭大立 ;
陈汶滨 ;
田继东 .
石油钻采工艺, 1997, (03) :53-59+69
[10]  
水力压裂设计数值计算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鸿勋,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