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演化研究

被引:16
作者
王慧娟 [1 ]
兰宗敏 [2 ]
金浩 [1 ]
张超 [1 ]
机构
[1] 河北工业大学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OLS夜间灯光;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明确界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的基础上,选择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确定城市样本,利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加权标准差椭圆及空间引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及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呈现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的C-P结构。现状城市规模体系的地理集中度较低,并呈现逐步"集聚增长"的演化特征,城市集中度持续增强且城镇体系"数量增长"特征显著。城市群规模增长空间演化呈现明显的先收缩后扩张、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再向东南方向移动的特征,西南部环鄱阳湖地区城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区域。在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周边50-100公里左右区域已初步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边缘城镇群"。从经济空间联系强度格局演化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组团"多极化、碎片化"特征显著,武汉都市圈组团、长株潭组团和南昌-九江组团扩张显著,从而严重挤压了宜昌组团和萍乡-宜春-新余组团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长江中游城市群铁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演变 [J].
黄洁 ;
钟业喜 .
世界地理研究, 2016, 25 (02) :72-81
[2]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整合进路研究 [J].
童中贤 ;
曾群华 .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01) :49-57
[3]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J].
王春杨 ;
吴国誉 ;
张超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11) :20-24
[4]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J].
蒋大亮 ;
孙烨 ;
任航 ;
陈影影 ;
张振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10) :1654-1664
[5]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J].
张超 ;
王春杨 ;
吕永强 ;
沈体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3) :19-27
[6]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省域GDP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J].
杨妮 ;
吴良林 ;
邓树林 ;
张超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4, (04) :108-111
[7]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 [J].
吴健生 ;
刘浩 ;
彭建 ;
马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59-770
[8]   哈大长区域城市体系分布实证研究 [J].
李赖志 ;
曾媛苑 ;
赵维良 .
经济研究导刊, 2014, (01) :224-226
[9]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主轴空间演变探究 [J].
钟小根 ;
吕桦 ;
江景和 ;
钟业喜 .
湖北社会科学, 2013, (10) :57-60
[10]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J].
刘嗣明 ;
方辉 .
学习与实践, 2013, (07) :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