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21
作者
姜华
王满侠
郭健
李志东
机构
[1]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子午流注纳甲法; 白细胞介素6;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7.07.019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药物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循经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循经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纳甲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结果纳甲组、循经组、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0%、73.33%,纳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纳甲组的基本痊愈率及显著进步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与循经组(P<0.05或P<0.01)。3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纳甲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率的改善尤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早期、治疗后IL-6、TXB2、6-keto-PGF1α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纳甲组6-keto-PGF1α、IL-6在治疗早期即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子午流注钠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IL-6水平,恢复TXB2与6-keto-PGF1α的动态平衡,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616 / 6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