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癫痫及电针抗痫时大鼠海马内胆囊收缩素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12
作者
杨茹
王布尔
程介士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关键词
胆囊收缩素(CCK); 癫痫; 电针; 海马; 原位杂交;
D O I
10.13702/j.1000-0607.1996.02.014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采用原位杂交,NorthernBlot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青霉素致癫痫动物及加电针后海马内胆囊收缩素(CCK)mRNA水平的变化。发现癫痫时,在间脑冠状切面、背海马的齿状回和CA3区,CCKmRNA水平明显提高,电针后,CCKmRNA水平回降,同时在中脑冠状切面、腹海马的下托、背海马的齿状回和CA3区,可见癫痫时CCKmRNA量增加.而电针进一步增加了CCKmRNA的含量。结果提示:电针对青霉素致痫在脑电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在海马不同区域调控CCK基因的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抗阿片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J].
韩济生 .
神经科学, 1994, (01) :1-6
[2]   海马内强啡肽和电针抗痫作用的关系 [J].
王布尔 ;
程介士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14) :132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