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高压变质岩十五年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王清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岩; 中国; 大别山-苏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历史做了简要回顾 ,列举了该领域的 5项重要进展 ,即 :①发现了大批超高压变质岩 ,使中国的大别山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成为世界之最 ;②通过细致的矿物学研究 ,确认低密度的陆壳岩石可以被俯冲到地下 2 0 0多公里深处 ,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 ;③多种同位素体系定年结果表明 ,大别山 苏鲁超高压变质作用是在中生代早期扬子板块俯冲到中朝板块之下时发生的 ;④对超高压变质岩中O、C、H等同位素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并无大规模流体活动 ,大气水的O同位素成分可被带到地幔深处而不改变 ;⑤通过对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研究 ,提出了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多阶段折返模式。文中对目前超高压变质岩研究中的几个争论焦点做了归纳。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疆西天山低温榴辉岩相变质作用 [J].
张立飞 ;
高俊 ;
艾克拜尔 ;
王宗秀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4) :345-354+449
[2]   构造超压能引起超高压变质作用吗? [J].
王清晨 ;
刘景波 ;
从柏林 .
科学通报, 1999, (21) :2346-2350
[3]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1141
[4]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研究与含柯石英榴辉岩成岩深度测算 [J].
吕古贤 ;
陈晶 ;
李晓波 ;
刘瑞珣 .
科学通报, 1998, (24) :2590-2602
[5]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带中的变质花岗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徐树桐 ;
吴维平 ;
苏文 ;
江来利 ;
刘贻灿 .
岩石学报, 1998, (01) :43-60
[6]   西南天山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高俊 .
科学通报 , 1997, (07) :737-740
[7]   大别山含柯石英榴辉岩区——一个晚太古代的超高压变质带 [J].
曹荣龙 ;
朱寿华 .
地质学报, 1995, (03) :232-242
[8]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from the UHP Shuanghe marbles, Dabie Mountains, China[J] . Qingchen Wang,Douglas Rumbl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1999 (1)
[9]  
SignificanceofinterstitialcoesiteineclogiteatYangkou ,QingdaoCity ,easternChina .2 YeK,HirajimaT,IshiwatariA,GuoJ,ZhaiM. ChineseScienceBulletin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