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形态学研究

被引:10
作者
朱日祥
丁仲礼
杜小刚
杨善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英国利物浦大学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地球磁场极性转换; 形态学; 黄土-古土壤; 西峰; 段家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采自中国黄土高原西峰(35.7°N,107.6°E)和段家坡(34.2°N,109.2°E)两个剖面中黄土层L8和古土壤层S8的1281块定向古地磁样品做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证实了Matuyama-Brunhes(M-B)极性转换带位于L8的中下部.提出了下列观点:1.M-B极性转换过程与地球磁场方向变化相联系的持续时间为3600—4500a,而与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相联系的持续时间则为8000—9000a,即强度变化存在“超前和滞后” 效应;2.M-B转换场的形态是由三次快速倒转和一次不成功的倒转构成,或者说,转换场具有快速变换极性的振荡特征;3.M-B转换过程中地球磁场并不是以轴对称的非偶极子场为主,而是偶极子场至少与非偶极子场相当;4.中国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所含磁性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磁铁矿,它是研究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详细结构的良好物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三)时间标尺 [J].
丁仲礼 ;
余志伟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336-348
[2]   TRANSITIONAL FIELD BEHAVIOUR FOR THE MATUYAMA-BRUNHES [J].
朱日祥 ;
刘椿 ;
吴汉宁 ;
朱岗昆 .
Science in China,SerB., 1991, Ser.B.1991 (10) :1252-1257
[3]   段家坡黄土剖面中B/M极性转变带的初步研究 [J].
马醒华 ;
安芷生 ;
岳乐平 ;
徐树金 ;
郑宏波 ;
严远森 ;
孙东怀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16) :1248-1251
[4]   中国黄土剖面B/M极性过渡带研究 [J].
岳乐平 ;
周琰 ;
王焰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2) :63-64
[5]   兰田段家坡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J].
岳乐平 .
地质论评, 1989, (05) :479-488
[6]  
古地磁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刘椿著, 1991
[7]  
An alternative astronomical calibration of the lower Pleistocene timescale based on ODP Site 677[J] . N. J. Shackleton,A. Berger,W. R. Peltier.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E . 1990 (4)
[8]  
Pleistocens Climate in China dated b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2 Kukla.G.et al. Geology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