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强雷雨过程中对流参数对潜势预测影响的分析

被引:44
作者
齐琳琳
刘玉玲
赵思雄
不详
机构
[1]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北京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梅雨锋; 对流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利用观测资料和1°×1°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7月4~5日的一次强雷雨过程的天气形势、暴雨特征分析基础上,从雷暴和强暴雨的发生条件入手,探讨了一些强对流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方法及其在此次强雷雨发生潜势预测中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始终稳定维持在乌拉尔山、鄂霍茨克附近的高压脊为此次强雷雨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来自孟加拉湾、印度洋一带和南海地区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淮河流域交汇,并形成一条东西向稳定的梅雨锋;梅雨锋及其上发生发展的中尺度扰动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制造者;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AvialablePotentialEnergy(CAPE)]、对流抑制指数[ConvectiveInhibition(CIN)]、K指数、沙瓦特指数[ShowalterIndex(SI)]、垂直切变和稳定度的组合———粗里查森数[BulkRichardsonNumber(BRN)]等对流参数的分布、演变可以较好地揭示出此次强雷雨的发生、发展。选取合理、适当的对流参数对于短时局地强雷雨天气的潜势预测、强度判别是有指示意义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梅雨锋上的三类暴雨 [J].
张小玲 ;
陶诗言 ;
张顺利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2) :187-205
[2]   “987”突发大暴雨及中尺度低涡结构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J].
程麟生 ;
冯伍虎 .
大气科学, 2001, (04) :465-478
[3]   华南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 [J].
张庆红 ;
刘启汉 ;
王洪庆 ;
陈受钧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8) :1988-1992+2017
[4]   埃玛图微机制作及对流有效位能的计算 [J].
李耀东 ;
刘健文 ;
刘玉玲 ;
张方友 ;
吴宝俊 .
气象, 1998, (05) :24-28
[5]   梅雨期长江流域两类气旋性扰动和暴雨 [J].
胡伯威,潘鄂芬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6, (02) :138-144
[6]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China during July 1998 [J].
Naifang Bei ;
Sixiong Zhao ;
Shouting Gao .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2002, 80 :15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