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的地球化学省及其成因的微观解释

被引:31
作者
王学求
徐善法
迟清华
刘雪敏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关键词
金地球化学省; 套合地球化学异常; 成因机制; 微观观测; 纳米微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利用全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600×104km2和东天山、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86×104km2的金分析数据,在全国圈定了15处金的地球化学省集中区,并发现与金矿成矿带或大型矿集区有关的地球化学省都具有多层套合结构特征。这种具有多层套合特征的地球化学省的形成是由高背景岩石、成矿作用和矿床风化产生的次生分散相互叠加的结果。高背景岩石提供了成矿元素的初始物源,成矿过程使得元素的进一步活化和富集,矿床风化产生元素的点源分散进一步形成叠加异常浓集中心,最后形成了具有多层套合的地球化学异常。通过使用微米和纳米观测手段发现地球化学样品中存在大量微米至纳米级金微粒,这种金微粒具有极强的活动性,能被各种营力作长距离搬运,形成了大规模具有多层套合特征的金地球化学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纳米金属微粒发现——深穿透地球化学的微观证据 [J].
王学求 ;
叶荣 .
地球学报, 2011, 32 (01) :7-12
[2]   内蒙古大型银矿集区地球化学预测 [J].
申伍军 ;
王学求 .
地球学报, 2010, 31 (03) :449-455
[3]   河北省金的地球化学省与矿集区 [J].
师淑娟 ;
王学求 ;
宫进忠 .
矿物学报, 2009, (S1) :463-464
[4]   天山成矿带境内外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中国东天山和哈萨克斯坦楚伊犁地区 [J].
王学求 ;
不详 ;
徐善法 ;
迟清华 ;
不详 ;
不详 ;
刘大文 ;
聂兰仕 ;
张必敏 ;
孙彬彬 ;
申伍军 .
地质通报, 2007, (12) :1519-1530
[5]   黑龙江省中部森林沼泽区超低密度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的确定 [J].
胡忠贤 ;
杨兆武 ;
程志中 ;
王学求 .
物探与化探, 2005, (02) :105-107+115
[6]   巨型矿床与大型矿集区勘查地球化学 [J].
王学求 .
矿床地质, 2000, (01) :76-87
[7]   非传统金矿化探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研究 [J].
王学求 ;
谢学锦 .
地质学报, 1996, (01) :84-95
[8]   地球化学样品中金颗粒分布与分析误差关系的初步研究 [J].
谢学锦 ;
王学求 ;
沈瑞平 .
地质地球化学, 1992, (05) :71-74
[9]   光谱矿物定量方法的基本原理 [J].
沈瑞平 .
地球化学, 1976, (04) :251-255
[10]  
走向21世纪矿产勘查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谢学锦等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