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突水通道形成的监测与数值模拟

被引:35
作者
徐智敏 [1 ]
孙亚军 [1 ]
巩思园 [2 ]
朱宗奎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高承压水上采煤; 底板破坏;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前兆信息; 临突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底板采动破坏及导水通道的形成是底板突水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矿井突水的监测预报基础。以新义矿为例,采用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采动破坏及突水通道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该过程中的底板电阻率、应力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受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破坏严重,11011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达到25 m,大于一般经验计算值;建立的基于流-固耦合底板采动破坏数值模拟模型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底板破坏的影响因素,模拟的最大破坏深度为23.75 m,与现场监测结果接近;采动过程中的底板电阻率、应力以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好地反映底板破坏及突水通道形成、演化以及充水的整个过程,可作为矿井突水临突监测预报的重要信息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698 / 17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固流耦合理论的覆岩破坏特征及涌水量预计的数值模拟 [J].
张玉军 .
煤炭学报, 2009, 34 (05) :610-613
[2]   煤层底板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电法探测研究 [J].
刘树才 ;
刘鑫明 ;
姜志海 ;
邢涛 ;
陈酩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348-356
[3]   采动过程中底板岩层变形破坏与损伤机理分析 [J].
赵启峰 ;
孟祥瑞 ;
刘庆林 .
煤矿安全, 2008, (04) :12-16
[4]   岩体破坏突水模型研究现状及突水预测预报研究发展趋势 [J].
杨天鸿 ;
唐春安 ;
谭志宏 ;
朱万成 ;
冯启言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2) :268-277
[5]   煤矿深部开采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 [J].
李化敏 ;
付凯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4) :468-471
[6]   FLAC3D模拟采动岩体渗流规律 [J].
马立强 ;
张东升 ;
缪协兴 ;
王红胜 ;
封金权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1-5
[7]   综采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的研究 [J].
李海梅 ;
关英斌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2, (03) :52-54+118
[8]   我国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靳德武 .
煤炭科学技术, 2002, (06) :1-4
[9]   开采沉陷土体变形与孔隙水压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
隋旺华 ;
狄乾生 .
工程地质学报, 1999, (04) :303-309
[10]   采煤工作面顶板来压和底板突水关系的数值模拟 [J].
张西民 ;
马培智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S1)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