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

被引:6
作者
李潇瀚 [1 ]
王瑞 [1 ]
卞建民 [1 ]
韦昊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GIS; 空间叠加; 风险评估; 伊通河流域;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12.01.004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针对伊通河流域农业活动带来的水体污染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分析农业非点源污染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选择了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孔隙度、年降水量及氮磷排放量等影响因子,建立了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GIS技术,通过工程图绘制和叠加分析,采用幂法计算各因子权值,确定了风险等级指数,最后划分了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在沿河地区和相对发达的城市周边地区,受水田耕作和畜牧饲养等因素影响,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较高;在较偏远地区与林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相对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67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滴滴涕的残留特征 [J].
陆继龙 ;
王旭辉 ;
郝立波 ;
赵玉岩 ;
于新民 ;
刘子峰 ;
白荣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5) :859-863
[2]   基于GIS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 [J].
雷能忠 ;
黄大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2) :381-385
[3]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J].
王宗明 ;
张柏 ;
宋开山 ;
刘殿伟 ;
闫百兴 ;
胡良军 ;
杨海军 ;
徐京萍 ;
杨飞 ;
段洪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9) :468-472
[4]   流域侵蚀产沙模型与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研究综述 [J].
李娟 ;
贾仰文 ;
周祖昊 ;
牛存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2) :16-18+60
[5]   粒状复混肥在水中的漂浮及其防止 [J].
杨焕银 ;
陈杲 .
化肥工业, 2005, (05) :39-42
[6]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Ⅲ.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J]. 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Kolbe H.. 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7]  
吉林省中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资源环境影响研究[D]. 赵峰.吉林大学. 2005
[8]  
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及最佳管理措施的应用[D]. 查恩爽.吉林大学. 2011
[9]  
长春市主要河流环境容量及其总量控制研究[D]. 尹华.吉林大学. 2004
[10]  
吉林土壤[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