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改编权保护的历史之维

被引:7
作者
李杨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2] 苏州大学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改编权; 著作权法; 复制; 演绎作品; 著作权法修改; 大清著作权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编权是一项重要的著作财产权,改编行为是最典型的作品演绎方式。在印刷技术发展早期并未形成独立的改编权概念,改编权的雏形多以禁例形式内化于复制权当中。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编权逐渐从复制权中解放出来,成为《伯尔尼公约》中类型化不断发展的一项独立权利。作品改编在中国经历了由合理模仿到侵害著作权的演化过程。改编权保护的推动因素来自于产业发展的诉求,既反映出作品派生市场和新产业的成长发展轨迹,又是著作权超越复制,转向规范类型化之作品利用方式的体系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清著作权律释义.[M].秦瑞玠.商务印书馆.2015,
[2]  
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M].(澳)布拉德·谢尔曼(BradSherman);(英)莱昂内尔·本特利(LionelBently)著;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M].刘波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M].周林;李明山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5]  
刘杲出版文集.[M].刘杲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