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计算模型的选择

被引:32
作者
杨靖波
韩军科
李茂华
李峰
杨风利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特高压钢管塔; 计算模型; 梁杆混合单元模型; 杆端弯矩;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0.01.021
中图分类号
TM753 [杆塔的机械计算及设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特高压钢管塔按整体空间桁架简化模型,采用杆单元进行受力计算,由于假定杆件只承受轴向力而忽略杆端弯矩作用,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以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输变电工程特高压同塔双回钢管塔为分析对象,采用铁塔设计通用程序的杆单元、有限元计算通用软件ANSYS的梁杆混合单元和梁单元3种计算模型,对钢管塔的静、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由3种单元模型计算的主材轴力、杆塔动力特性基本一致;梁杆混合单元模型与梁单元模型计算的主材杆端弯矩接近。建议特高压钢管塔的受力计算,采用梁杆混合单元模型的整体空间桁架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研究新进展 [J].
杨靖波 ;
李茂华 ;
杨风利 ;
韩军科 .
电网技术, 2008, (22) :77-83
[2]   变电站人字柱单钢管梁节点有限元分析 [J].
李志 ;
陈传新 ;
胡小龙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S1) :112-116
[3]   220 kV六角形直线钢管塔经济高度分析 [J].
贾玉琢 ;
王瑜 ;
姜凤龙 .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2-45
[4]   特高压输电杆塔动力特性分析快速建模研究 [J].
李清华 ;
杨靖波 .
电力建设, 2006, (05) :5-7
[5]   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J].
完海鹰 ;
谢玉芳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78-481
[6]   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与建议 [J].
郭日彩 ;
李明 ;
徐晓东 ;
蓝海 .
电网技术, 2006, (02) :23-29
[7]   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J].
舒兴平 ;
朱邵宁 ;
朱正荣 .
建筑结构学报, 2004, (05) :71-77
[8]   有限元模型对输电塔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的影响 [J].
赵滇生 ;
金三爱 .
特种结构, 2004, (03) :8-11
[9]   高耸钢管塔的节点应力分析附视频 [J].
郭健 ;
孙炳楠 ;
叶尹 .
钢结构, 2002, (06) :63-65+53
[10]  
特高压电网[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刘振亚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