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北岸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9
作者
侯增谦
高永丰
黄卫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石家庄经济学院,西藏地矿厅第六地质大队北京,,,拉萨,
关键词
蛇绿岩带; 谢通门; 地幔橄榄岩; 层序; 雅鲁藏布江; 辉长岩; 基性岩; 西藏;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1.04.002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正>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作为新特提斯洋闭合和冈底斯弧诞生的板块聚合边界,过去通常以日喀则蛇绿岩带及相伴产出的高压低温变质带(肖序常和高延林,1984)和混杂堆积带(陈国铭等,1984)为典型标志。日喀则蛇绿岩带广布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组合层序自南而北依次为变质橄榄岩带、镁铁—超镁铁杂岩、席状岩墙—岩床杂岩和基性熔岩(鲍佩声和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445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