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伏采空区桥隧工程变形及受力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36
作者
王树仁 [1 ]
张海清 [1 ]
慎乃齐 [2 ]
曹海莹 [1 ]
机构
[1] 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数值分析; 采空区; 变形特征; 预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1 [隧道结构理论]; U442.2 [工程地质勘探与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速公路桥隧下伏采空区潜在危害性评价及其处治技术的研究,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急待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以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矾水沟大桥—师婆沟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MIDAS/GTS有限元程序构建FLAC3D三维计算模型,分别对分期采矿形成地下采空区、对双层采空区进行注浆处治、然后进行双线桥隧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响应、隧道初衬结构、桥梁和墩台的变形及受力特征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地表变形程度,确定地表沉陷盆地特征及沉陷盆地中心位置,对隧道初衬结构和桥梁墩台的变形和受力关键部位进行预测。基于双曲线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结合大量现场实测数据,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加权平均数,建立穿越采空区公路隧道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和分析方法。工程实践表明,该工程应用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对采空区进行注浆补强处治和加固桥隧工程关键部位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44 / 11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高等级公路下煤矿采空区注浆处治效果分析 [J].
胡海峰 ;
郝兵元 ;
康立勋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2) :270-273+278
[2]   采空区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及其冒落状况分析 [J].
王树仁 ;
魏翔 ;
宋立志 .
勘察科学技术, 2008, (03) :12-15
[3]   地下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研究 [J].
柴炜 ;
饶运章 ;
黄奔文 .
中国矿山工程, 2008, (03) :27-30
[4]   基于SURPAC的FLAC三维模型自动构建 [J].
林杭 ;
曹平 ;
李江腾 ;
江学良 ;
何忠明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8, (03) :339-342
[5]   基于SURPAC的复杂地质体FLAC3D模型生成技术 [J].
罗周全 ;
吴亚斌 ;
刘晓明 ;
刘望平 ;
杨彪 .
岩土力学, 2008, (05) :1334-1338
[6]   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J].
文勇 .
土工基础, 2007, (01) :35-37
[7]   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治理技术研究 [J].
李晓红 ;
姜德义 ;
刘春 ;
任松 .
岩土力学, 2005, (06) :910-914
[8]   基于ANSYS平台复杂地质体FLAC模型的自动生成 [J].
廖秋林 ;
曾钱帮 ;
刘彤 ;
路世豹 ;
侯哲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6) :1010-1013
[9]   FLAC-3D前处理程序开发及其工程应用 [J].
丁秀美 ;
黄润秋 ;
刘光士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 (02) :68-73
[10]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J].
童立元 ;
刘松玉 ;
邱钰 ;
方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7) :119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