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巷道围岩支护作用动力学分析

被引:17
作者
唐治 [1 ,2 ]
潘一山 [2 ]
王凯兴 [2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安全技术装备研究院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动力学模型; 围岩支护; 吸能防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建立了冲击地压巷道围岩支护作用动力学模型,模型将上覆岩层简化为由多个质量块组成的块系,岩块简化为刚体,岩块间的连接简化为Kelvin-Voigt模型,把支护系统简化为弹簧和耗能阻尼器,初始岩块受冲击载荷作用。支护系统中阻尼为零时,为常规支护系统;支护系统中阻尼大于零时,为吸能防冲支护系统。分析得出:加强支护,提高支护强度,可以大幅度减少巷道冲击载荷作用下围岩加速度和位移幅值;支护系统中加入阻尼构件有利于快速平息围岩震动,增强支护抗冲击载荷能力,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提出了高强度吸能支护防治巷道冲击地压,为冲击地压巷道安全防冲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32 / 15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及应用 [J].
潘一山 ;
肖永惠 ;
李忠华 ;
王凯兴 .
煤炭学报, 2014, 39 (02) :222-228
[2]   义马跃进煤矿冲击地压发生原因分析 [J].
姜红兵 ;
王黑丑 ;
张松军 .
煤炭技术, 2008, (03) :161-162
[3]   冲击矿压巷道围岩控制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J].
高明仕 ;
窦林名 ;
张农 ;
王恺 ;
郑百生 .
岩土力学, 2008, (02) :359-364
[4]   深部复合顶板煤巷变形破坏机制及耦合支护设计 [J].
何满潮 ;
齐干 ;
程骋 ;
张国锋 ;
孙晓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87-993
[5]   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与发展 [J].
付强 ;
李晓云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7, (02) :70-72
[6]   深部岩体块系介质变形与运动特性研究 [J].
王明洋 ;
戚承志 ;
钱七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25-2830
[7]   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 [J].
潘一山 ;
李忠华 ;
章梦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11) :1844-1851
[8]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 [J].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鹿守敏,梁士杰 .
煤炭学报, 1994, (01) :21-32
[9]   对开展高地应力区岩性特征及隧洞围岩稳定研究的认识 [J].
孙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88, (02) :185-188
[10]  
轴变论和围岩稳定轴比三规律[J]. 于学馥,乔端.有色金属. 1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