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罚“恶名”的由来

被引:1
作者
王水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北京
关键词
刑罚; 恶; 报应; 功利;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7.12.016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罚是一种最古老、持久、稳固的社会历史机制。古今中外刑法学家们对刑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刑罚在谩骂和称颂的交响乐中背负着繁重的使命。刑罚所承受的"恶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报应的工具,刑罚显得虚伪;作为赔偿的手段,刑罚显得无所适从;作为功利的方式,刑罚显得残酷,且违反基本人权。因此,民主国家的刑罚制度不得不具有恶名声,刑罚难以逃脱其"恶名"。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道德哲学[M] 高国希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  
刑法基本理论专题研究[M] 赵秉志著; 法律出版社 2005,
[3]  
欧陆刑罚制度与刑罚价值原理[M] 谢望原著;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4]  
刑罚的使命和践行[M] 张绍彦著; 法律出版社 2003,
[5]  
西方刑罚功能论[M] 钟安惠著;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6]  
外国刑法原理[M] 赵秉志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7]  
刑法学[M]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德国刑法教科书[M]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译; 法律出版社 2000,
[9]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 (德)康德(Kant)著;沈叔平译; 商务印书馆 1991,
[10]  
利维坦[M] [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 商务印书馆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