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EP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11
作者
赵静静 [1 ]
柴立和 [1 ]
杜慧滨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 宁波市; 评价指标体系; 最大信息熵原理(MIEP);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1035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基于城市生态安全内涵,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宁波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最大信息熵原理(MIEP)为基础,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FM)为算法,借助MATLAB数学软件为计算平台,从复杂系统结构演化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最后,用MIEP模型对宁波市2002—2011年的城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1年宁波市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高,2002—2009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0、2011年处于较安全状态.由于MIEP模型能较好地体现城市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动力学特性,连接权值的获取避免了人为设定的主观性,故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有较明显的优势,且在预测上有一定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989 / 29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山地城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J].
吴晓 ;
吴宜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3) :385-391
[2]   沿海城市生态安全作用机理及系统仿真研究 [J].
秦晓楠 ;
卢小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2) :60-68
[3]   基于P一S一R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模糊物元评价——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 [J].
张松男 ;
雷国平 ;
李秀霞 ;
姜超 ;
王诗雨 ;
金一峰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2) :170-175
[4]   基于熵权的长沙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估与预测 [J].
殷春雪 ;
李锋 ;
钱谊 ;
王洁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 (01) :169-174
[5]   上海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J].
刘世栋 ;
薛东前 ;
高峻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 (06) :124-130
[6]   基于DSR模型的淮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谈迎新 ;
於忠祥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5) :35-39
[7]   快速城市化中海峡西岸的生态安全评价 [J].
陈菁 ;
吴端旺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12) :2491-2497
[8]   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J].
陶晓燕 ;
朱九龙 ;
王世军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9) :2048-2053
[9]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魏彬 ;
杨校生 ;
吴明 ;
萧江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5) :572-579
[10]   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J].
李佩武 ;
李贵才 ;
张金花 ;
李子鹤 ;
徐凤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2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