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乙肝患者血清sICAM-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3
作者:
高永琳
林德馨
黄伟明
何艳
张平
叶庆林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2] 福州市传染病院
[3] 福建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福建福州
[4] 福建福州
来源:
关键词:
肝炎,乙型/血液;
胞间粘附分子1/血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2 0例正常人和 6 7例HBV感染患者血清sICAM 1。结果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CH)患者及重型乙型肝炎 (SH)早、中、晚期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CH患者肝功能越差、其血清sICAM 1水平越高 ;SH患者肝衰竭越重 ,其血清sICAM 1水平反而越低。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与HBeAg阴性和HBVDNA阴性的乙肝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CH和SH早期 ,乙肝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随着患者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随着患者肝衰竭的加重而降低 ,故sICAM 1可作为临床乙肝炎性活动和肝损害程度的监测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