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0 条
从议行合一到合理分工: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历史解释
被引:35
作者:
钱坤
张翔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议行合一;
政权组织;
权力配置;
巴黎公社;
人民代表大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议行合一"曾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权力配置的重要原则,一度也是我国的主流学说,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争议。马克思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描述,最早提出了在职权、组织与人员三个维度上的"议行合一",但其重点在于批判资产阶级议会制。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反官僚"立场,但在列宁思想指导下的苏俄(联)的苏维埃制与"议行合一"的构想有明显断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建设经历了从苏维埃制、边区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变化,到1954年宪法时已经表现出国家权力的实质分化。而1982年宪法基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以及其他经验,提出了国家权力配置的新原则即"彭真三原则",探索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理解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脉络,可以从历史维度为我国现行宪法下的国家机构的宪法解释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50+172
+172
页数:2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