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减物质化多重因素分解

被引:13
作者
李慧明
王磊
机构
[1] 南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减物质化; 完全分解模型; 物质强度; 反弹效应; 循环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从减物质化的内涵出发,阐述减物质化是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和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均衡和功能的关键。基于拉斯拜尔指数和完全分解模型,对减物质化进行多重因素分解,研究物质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对物质减量的影响,分析物质消耗的反弹效应与减量效应,以1985年2006年我国能源消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扩张是驱动我国能源消耗的主导因素,21年间共计驱动能源消耗23.6×108t标煤。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增加能源消耗1.82×108t标煤,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叠加使我国能源消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能源强度的减量效应共节约能源9.67×108t标煤,但强度因素的物质减量效应被经济规模扩张效应的增加所抵消,能源消耗的反弹效应明显。因此,在通过物质强度指标调控物质流动路径和方式的同时,应注重经济结构良性调整产生的减量效应,进而减小与抑制反弹效应,通过物质绝对减量指标测度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484 / 14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10) :34-40
[2]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 [J].
陈效逑 ;
赵婷婷 ;
郭玉泉 ;
宋升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538-547
[3]  
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奥)陶在朴著, 2003
[4]  
超越增长[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赫尔曼·E·戴利(HermanE.Daly)著, 2001
[5]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at about the rebound effect?[J] . Mathias Binswanger.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1 (1)
[6]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ossible extent of the Re-spending Rebound Effect in the sphere of consumer products[J] . Ann Marie Chalkley,Eric Billett,David Harrison.Th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Product Design . 2001 (3)
[7]  
Measurement of Dematerialization/Materialization[J] . J.W. Sun,T. Meristo.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 1999 (3)
[8]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A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odel[J] . J.W. Sun.Energy Economic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