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城门山、武山矿区块状硫化物型铜矿成因新探讨

被引:12
作者
贾伟
机构
[1] 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型铜矿,成因探讨,城门山,武山,江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0.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从历史的和联系的观点出发,用地质事件分析法,首次对城门山、武山矿区块状硫化物铜矿的成因提出新见解。认为“华力西期埋藏于岩溶系统的高硫卤水,沿印支期断裂系统运移,在黄龙组和五通组界面汇聚形成高硫卤水层,与燕山期含矿岩浆热液作用形成块状硫化物型铜矿”。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江西九瑞地区晚石炭世威宁期沉积相及其对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控制作用 [J].
岳文浙 ;
魏乃颐 ;
宋炜 ;
刘凤美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6, (04) :19-41
[2]   江西九瑞地区含铜黄铁矿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J].
王文斌 ;
季绍新 ;
邢文臣 ;
巫怀仁 ;
周汉民 ;
薛运义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6, (02) :26-43+101
[3]   海相火山岩型铁铜矿床黄铁矿中C↓O/Ni比值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王亚芬 .
地质与勘探, 1981, (08) :33-35
[4]  
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唐仁鲤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