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黑龙江省森林景观多样性动态
被引:11
作者:
王天明
王晓春
国庆喜
孙龙
桂广东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2] 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农林水发展局
来源:
关键词:
多样性;
异质性;
破碎化;
景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讨论了 194 9- 1981年黑龙江省森林景观多样性的动态。利用 194 9年和 1981年森林资源分布图 ,选取 7个有代表性的度量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 :斑块密度、周长 -面积分数维、聚集度、斑块散布与毗连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 ,在ESRI′SARCGIS 8和FRAGSTATS 3.3软件支持下 ,系统研究了景观元素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近 32年的时间进程中 ,区域森林景观破碎化现象加剧 ,其中以红松 (Pinuskoraiensis)林的破碎化最为严重。从斑块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和类型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分析看出 ,原生的景观斑块类型在数量上不断减少或被异类景观所代替 ,即景观类型所占景观表面的百分比发生了变化 ,从而引起景观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整个森林的景观多样性和景观类型分布的均匀性降低 ,优势度增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如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改变了景观异质性 ,从而造成景观多样性的变化。现在应该把对森林的保护和经营提到日程上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于促进林业部门休养生息、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实行采育结合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使森林的经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96 / 40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