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7年北京市地表热力景观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规律

被引:57
作者
乔治 [1 ]
黄宁钰 [1 ]
徐新良 [2 ]
孙宗耀 [3 ]
吴晨 [1 ]
杨俊 [4 ]
机构
[1]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4] 辽宁师范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热力景观; 时空格局; 景观指数; 质心轨迹; MODIS;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利用2003-2017年MODIS地表温度数据,分别从数量、形状和结构角度揭示北京市不同季相和昼夜间地表热力景观时空分异特征,并进一步通过热力等级变化图谱及质心迁移轨迹揭示城市热力景观空间演变规律,探究热力景观等级转换生态过程。结论如下:①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季节和昼夜空间特征差异显著;②中温区在城市热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白天中温区是最不稳定的热力景观等级;夜间次低温区和次高温区不稳定性增加;③地表热力景观等级变化以稳定型占主,反复变化型和前期变化型次之。地表热力景观等级通常呈现逐级递增或递减规律,山区呈现逐级降温趋势,北部城郊—山地交错地带表现出次低温和中温的反复转向,南部地区有一定的升温趋势;④2003-2017年高温区面积增大且质心向城市中心集中,低温区质心向城市外围扩散。生态涵养发展区对北京市地表热力景观质心迁移贡献率最高。热力景观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规律可为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城市热岛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图形信息特征分析 [J].
吴学伟 ;
徐亚明 ;
龚文峰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 42 (12) :1711-1718
[2]   城市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的关联:从城市规模、景观组分到空间构型 [J].
刘焱序 ;
彭建 ;
王仰麟 .
生态学报, 2017, 37 (23) :7769-7780
[3]   京津冀城市群热岛定量评估 [J].
刘勇洪 ;
房小怡 ;
张硕 ;
栾庆祖 ;
权维俊 .
生态学报, 2017, 37 (17) :5818-5835
[4]   北京市城市扩张及其对城市增温效应的影响 [J].
屈益挺 ;
孟丹 ;
李小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 (02) :77-83
[5]   城市地表热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以长春市为例 [J].
唐泽 ;
郑海峰 ;
任志彬 ;
崔明星 ;
何兴元 .
生态学报, 2017, 37 (10) :3264-3273
[6]   长三角城市群表面城市热岛日内逐时变化规律 [J].
方迎波 ;
占文凤 ;
黄帆 ;
高伦 ;
全金玲 ;
邹照旭 .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 (02) :187-198
[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环境安全格局及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研究 [J].
韩冬锐 ;
徐新良 ;
李静 ;
孙希华 ;
乔治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 (01) :39-49
[8]   武汉城市扩张对热场时空演变的影响 [J].
谢启姣 ;
刘进华 ;
胡道华 .
地理研究, 2016, 35 (07) :1259-1272
[9]   深圳市景观生态风险多尺度关联分析 [J].
张甜 ;
刘焱序 ;
彭建 ;
王仰麟 .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9) :2478-2486
[10]   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热环境响应 [J].
葛荣凤 ;
王京丽 ;
张力小 ;
田光进 ;
冯悦怡 .
生态学报, 2016, 36 (19) :6040-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