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被引:5
作者
王圣柱 [1 ]
金强 [2 ]
钱克兵 [1 ]
王文彬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原油分析; 生物标志物; 成因; 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研究区原油、含油砂岩和烃源岩样品抽提物中饱和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将该区原油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第1类原油低密度、低含硫量、高含蜡量、饱和烃碳数分布呈“单峰型”、植烷优势[m(Pr)/m(Ph)为0.51 ̄0.72)]、规则甾烷相对含量C29>C27>C28呈反“L”型,反映了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的特征,成熟度高,来源于孔二段烃源岩;第2类原油高密度、高含硫量、低含蜡量、“单峰型”、异常高植烷含量[m(Pr)/m(Ph)<1.0]、规则甾烷C27>C29>C28呈不对称“V”型、高伽马蜡烷含量,反映了咸水低等水生生物来源,成熟度较低,为沙四段烃源岩生成原油;第3类原油饱和烃呈“双峰型,”规则甾烷C29>C27>C28也呈反“L”型,反映了低等水生生物与高等陆源植物混合来源的特征,来源于孔二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第4类原油遭受生物降解,正构烷烃缺失,为孔店组和沙四段形成的混源油或沙四段原油。该区4类原油在空间上呈规律性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704 / 7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分析 [J].
宋一涛 ;
廖永胜 ;
王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487-493
[2]   伊朗Kashan区块Shemshak组烃源岩特征及其油气成藏 [J].
李政 ;
徐兴友 ;
宋来亮 ;
孔祥星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2) :226-229
[3]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 [J].
张林晔 ;
孔祥星 ;
张春荣 ;
周文 ;
徐兴友 ;
李政 .
地球化学, 2003, (01) :35-42
[4]  
东营凹陷成烃与成藏关系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张林晔,刘庆,张春荣著, 2005
[5]  
第三系石油地质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大港油田科技丛书编委会编, 1999
[6]  
Geochemistry of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Niuzhuang south slope of Bohai Bay Basin-part 1:source rock characterization. Li Sumei,Pang Xiongqi,Li Maowen,et al. Organic Geochemistr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