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被忽视经历与疏离感的关系及心理韧性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邱剑 [1 ]
杨奇伟 [2 ]
安芹 [3 ]
唐平 [1 ]
李茂全 [1 ]
机构
[1] 成都医学院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
[2] 成都医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
[3]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被忽视; 心理韧性; 疏离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4 [学生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被忽视经历与疏离感的关系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整群取样,从绵阳、南充、遵义、贵阳四个地区抽取859名中学生,采用儿童被忽视量表(Child Neglect Scale,CN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HKRA)、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dolescent Students'Alienation Scale,ASAS)进行调查。结果除了躯体忽视与环境疏离感不存在显著相关外,被忽视经历与疏离感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在被忽视经历与人际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但解释力有限。结论心理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被忽视经历对疏离感的影响,但作用模型具有复杂。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D].杨世昌.中南大学.2006, 01
[2]   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 [J].
年晶 ;
刘爱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6) :748-749+752
[3]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J].
胡月琴 ;
甘怡群 .
心理学报, 2008, (08) :902-912
[4]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J].
廖英 ;
邓云龙 ;
潘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6) :647-649
[5]   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与协变量——概念、统计检验及其比较 [J].
卢谢峰 ;
韩立敏 .
心理科学, 2007, (04) :934-936
[6]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68-274
[7]   Alienation, aggression, and sensation seeking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use of violent film, computer, and website content [J].
Slater, MD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3, 53 (01) :105-121
[8]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戴晓阳; 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9]  
心理学.[M].[英]M·艾森克(Michael Eysenck) 著;阎巩固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  
儿童社会性发展.[M].张文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