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迁

被引:12
作者
瞿文川
吴瑞金
羊向东
王苏民
吴艳宏
薛滨
童国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南京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南
关键词
色素; 龙感湖; 沉积物; 硅藻; 孢粉; 古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龙感湖沉积物中的色素、孢粉、硅藻研究结果,探讨该区近3000年来环境气候波动特点.结果表明:3200一2400aBP,色素含量较高,与温度条件较好有关.该带孢粉浓度也最高,阔叶乔木树种花粉丰富,湿生及水生植物经常出现.总体上为相对暖湿阶段,其中仍有凉湿波动.2400-1600aBP,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约2400-2000aBP.CD、TC、Myx含量明显较低,水生、湿生草本减少,气候偏凉干;后期各种色素含量均升高,与暧性木本属种增多相对应.表明气温有升高趋势.这一时期色素总体含量较上一阶段略低,与孢粉组合反映的气候温凉略湿特征一致.1600-1500aBP,该段CD、TC、Osc、Mry均为谷值.反映湖泊生物量减少,富营养化程度低,对比孢粉曲线其木本为谷值段,以禾本科为主,气候上反映为明显的降温事件.1500-1100aBP,CD、NC、TC、Osc及Myx含量均明显增大.湖泊生产力有所提高,反映了此时期气候好转,这也与孢粉资料吻合.1100-100aBP,整个阶段色素含量低,达到整个剖面的最低段.湖泊富营养化程度低,水质好转.而孢粉资料表明此阶段孢粉浓度低,针叶花粉增多,反映气温低,植被不发育,与色素结果对比较好.时段上相当小冰期.100aBP至今,各项色素含量明显增高,一方面反映湖泊的水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附视频
    童国榜
    石英
    吴瑞金
    羊向东
    瞿文川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02) : 54 - 62
  • [2] 硅藻与色素在古环境演化研究中的意义——以固城湖为例
    马燕
    王苏民
    潘红玺
    [J]. 湖泊科学, 1996, (01) : 16 - 26
  • [3]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